屏幕第四行為功能菜單區,通過按“光標”鍵改變選擇。選擇“打印”菜單后,可打印出本條記錄的全部數據。選擇“刪除”菜單后,可刪除本條記錄。當光標位于*后的▼上時,按一下“確認”鍵可以查看本記錄的其他參數,包括兩種頻率下的阻抗值、電阻分量、電抗分量等。如下例所示
一般情況下,可按下面的修正公式計算出接地裝置的接地阻抗Z 。
(8-1)
式中,Z′=V/I為儀器測量值,D為被測接地裝置*大對角線長度,dCG為電流極與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dPG為電位極與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θ為電流線與電位線的夾角。
三極直線法可看作是θ=0時的特例。
由上式可看出,若滿足條件
(8-2)
則Z= Z′,也就是說無需對儀器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式(8-2)又被稱為補償條件。
當θ=0時,補償條件(8-2)變為
dPG=0.618dCG
(8-3)
此即直線法中杰出的0.618法則,即電位極位于0.618 dCG處即可測得真值。關于電位極的位置。選取的電位極的位置應該盡量使得補償條件(8-2)得到滿足。確定了電流極和電位極位置后,將作為電流極和電位極的地樁分別打入地下,應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
§8.2 接線
按照圖4進行接線。
關于導線的選擇。測量時,電流線中將流過*大3A的電流,因此電流線應具有通3A電流的能力,選用銅芯截面積大于1.0mm2的導線即可。但是當電流線布得很長時,電流線的電阻會增加回路電阻,為了降低電流線的電阻,應該選用較粗的電流線。電壓線中只流過微安級電流,因此不用考慮其通流能力。導線應具有良好的絕緣外皮,加接導線時,應用絕緣膠布包好連接點。
請選擇一個可接觸良好的待測接地裝置的接地引下線(如鍍鋅扁鐵),為電流注入點和電壓測量點。用一根導線(上面要求的電流線)將儀器面板的C1端子與電流注入點可靠連接,再用一根導線(電壓線)
將儀器面板的P1端子與電壓測量點可靠連接。
用電流線將電流極與儀器的C2端子可靠連接。
用電位線將電位極與儀器的P2端子可靠連接。
進行電連接時,注意首先去除接觸處的銹蝕層。檢查接線無誤后,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8.3 啟動測量
接通儀器電源后,按照第七章的方法啟動“接地阻抗測量”功能。隨后,屏幕提示您設置測試電流大小,可選擇為“自動”、0.2A、0.5A、1.0A、2.0A、3.0A. 選擇“自動”時,儀器將以盡可能大的電流進行測試。
按一下確認鍵后,儀器開始自動測試,測試完畢,屏幕將顯示測量結果,如下圖所示
屏幕**行顯示的是工頻接地阻抗;第三行顯示的是測試電流的有效值,前面的數值為45Hz下的電流值,后面的數值為45Hz下的電流值。屏幕*后一行為功能菜單區,可實現保存數據、打印結果、退出測量、查看其他參數等功能。執行*后的“▼”功能可以查看其他參數,包括45Hz、55Hz下的阻抗Z、電阻分量R、電抗分量X.
若液晶屏顯示“測試電流偏小”,或者“電位極接地電阻偏大或電壓線斷線”請參考第十二章(異常處理)。
§8.4 測量結果的修正
若補償條件(8-2)或(8-3)不能滿足時,需對儀器測量結果按照§8.1中的修正公式(8-1)進行修正。
九、 場區地表電位梯度的測試
場區地表電位梯度的測試可按下述步驟進行。
1、在離接地裝置較遠處打一個地樁作為電流極,該電流極離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仍取為接地裝置*大對角線長度D的4倍以上。請選擇一個可接觸良好的待測接地裝置的接地引下線為電流注入點。用導線將儀器面板的C1端子與電流注入點可靠連接,再用導線將儀器面板的C2端子與電流極可靠連接。導線的選用參看§8.2節。
2、將被試場區合理劃分,場區電位分布用若干條曲線來表述。在曲線路徑上中部選擇一條與主網連接良好的接地引下線為參考點,用導線將該參考點連接到儀器的P1端子。首先將電位極至于曲線的起點,并用導線連接至儀器的P2端子。
3、接通儀器電源,選擇執行“測量接地阻抗”功能菜單,可測得阻抗值Z。則電位極處地面與參考點間的電壓U可按下式算出:
U=Is?Z 式中,Is為被測接地裝置內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電流。記錄位置和電壓數據。
4、從該曲線的起點開始,等間距以移動電位極,重復步驟3,直至曲線終點,可測得多個位置和電壓數據。將這些數據繪制成U-x曲線,即得到一條電位分布曲線。
5、更換曲線,與按上述同樣的方法測出全部曲線。
當間距d取為1m時,場區地表電位曲線上相鄰兩點之間的電位差即為實際系統故障時的單位場區地表電位梯度UT電位極P可采用鐵釬,如場區是水泥路面,可采用包裹濕布的直徑20cm的金屬圓盤,并壓重物。
十、接觸電壓、接觸電位差、跨步電壓跨步電位差的測試
§10.1 接觸電壓、接觸電位差的測試
接觸電壓的測量接線圖如下圖
5所示。可按下述步驟進行測試。
在離接地裝置較遠處打一個地樁作為電流極,該電流極離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仍取為接地裝置*大對角線長度D的4倍以上。
用導線將儀器面板的C端子與電流極可靠連接。再用導線將儀器的E端子接至被試設備的架構。導線的選用參看§8.2節。
LYBDJ-II變頻大地電網測試儀的P1端子接至設備架構上的Pa點,Pa距地面高度為1.8米。
儀器的P2端子接至模擬腳的電極Pb,該電極可采用包裹濕布的直徑為20cm的金屬圓盤,并壓上重物。電極中心距設備邊緣距離為1米。
儀器P1與P2端子間并聯等效人體電阻Rm,一般取Rm=1.5KΩ.
檢測接線無誤后,接通儀器電源,選擇執行“接地阻抗測量”,再設置好測試電流,儀器開始測量,測量完畢,可從液晶屏上讀取到阻抗值Z.
*后根據下式計算出接觸電壓Uj
Uj=Z?Is
式中Is為被測接地裝置內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電流。
上述測量中,若儀器電壓輸入端不并聯等效人體電阻Rm,則所得結果為接觸電位差。
§10.2 跨步電壓、跨步電位差的測試
接觸電壓的測量接線圖如圖
6所示。可按下述步驟進行測試。
在離接地裝置較遠處打一個地樁作為電流極,該電流極離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仍取為接地裝置*大對角線長度D的4倍以上。
用導線將儀器面板的C端子與電流極可靠連接。再用導線將儀器的C1端子接至設備的接地引下線。導線的選用參看§8.2節。
儀器的P1、P2端子分別接至模擬人腳的電極Pc、Pd,該電極可采用包裹濕布的直徑為20cm的金屬圓盤,并壓上重物。兩電極中心距離為1米。儀器P1與P2端子間并聯等效人體電阻Rm,一般取Rm=1.5KΩ.
檢測接線無誤后,接通儀器電源,選擇執行“接地阻抗測量”,再設置好測試電流,儀器開始測量,測量完畢,可從液晶屏上讀取到阻抗值Z.
*后根據下式計算出跨步電壓Uk
Uk=Z?Is
式中Is為被測接地裝置內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電流。
上述測量中,若儀器電壓輸入端不并聯等效人體電阻Rm,則所得結果為跨步電位差。
十一、 土壤電阻率的測量
使用
LYBDJ-II變頻大地電網測試儀,可以采用四極法(非等間距法或者等間距法)來測量土壤電阻率。下面以四極法為例來說明。測量土壤電阻率的接線如圖
7所示。
圖中,四根測試電極排列于一條直線上,a為電流極與電位極的間距,b為兩電位極的間距,h為電極埋設深度。當a=b時即為四極等距法(或
稱溫納法)。為了計算方便,請讓電極間距a、b遠大于埋設深度h,一般應滿足a、b>10h.測試電極宜采用直徑不小于15mm的圓鋼或25mm×25mm×4mm的角鋼,其長度均不小于40cm。埋設好電極并接好線后即可開始測量。此時儀器要求輸入電流極至電位極的距離a和兩電位極間距b,若 b 值小于0.1m,儀器將退出測量。正確設置好上述電極間距參數后,儀器進入測試電流設置屏幕,設置好測試電流后,儀器開始測量。測量完畢,屏幕將直接顯示出土壤電阻率。
若液晶屏上顯示“測試電流偏小”或者“電位極接地電阻偏大或電壓線斷線”請參考第十二章(異常處理)。
十二、LYBDJ-II變頻大地電網測試儀異常處理
若液晶屏上顯示“測試電流偏小”,說明E、C間開路或阻抗過大,超出了異頻電源的負載能力 ,致使異頻電源輸出電流過小。出現這種情況時,首先應檢查接線是否牢靠,若還不能解決問題,則可嘗試采用多個電流極并聯或者向其周圍潑水的方式降阻。若顯示的電流值較小,未達到預期的數值(如1A),同樣可采用上述的方法進行降阻。較大的測試電流利于抑制現場干擾。若液晶屏上顯示“電位極接地電阻偏大或電壓線斷線”,說明接至儀器電壓輸入端子P1、P2的電壓線有斷線處或者電位極未良好接地。出現這種情況時,首先應檢查電壓輸入線有無斷線處,若還不能解決問題,則可嘗試加深輔助電位極接地樁向其周圍潑鹽水來降低其接地電阻。
十三、LYBDJ-II變頻大地電網測試儀注意事項
為了**起見,儀器供電電源應該具有地線。儀器進行測試時,面板接線端子上可能會有100V以上的電壓,使用時請勿觸摸面板接線端子以及引線的裸露部分。電流極在測量時應有專人看管以防無關人員觸電。
十四、裝箱單
1、測試儀 1臺
2、電源線 1根
3、連接線 1套
4、接地樁 4跟
5、備用保險管(3A) 5只
6、使用說明書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