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Y6000油介質損耗測試儀簡介
上海來揚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根據IEC及國家有關規定,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精心研制的高精度、數字化工業儀器。該儀器采用高頻感應加熱技術,加熱均勻,升溫速度快,時間短。采用單片機進行控制和計算,實現自動化,電容和介損測量精度高,數據穩定、重復性好。輸出電壓0~2000V連續可調,適合不同試品的各電壓等級需要。廣泛適用于變壓器油、電容器油及電纜油的介損測量。
二、LY6000油介質損耗測試儀**措施
1、使用本儀器前一定要認真閱讀本手冊。
2、操作者應具備一般電氣設備或儀器的使用常識。
3、儀器應避免劇烈振動。
4、儀器必須可靠接地,防止觸電危險。
5、測試結束后,按復位鍵,關掉電源開關,嚴禁帶電拆裝各測試電纜和更換油樣。
6、對儀器的日常維護,必須在不加電情況下進行,否則高壓危險。
三、LY6000油介質損耗測試儀性能特點
1、采用電磁感應加熱技術,加熱均勻,升溫速度快,時間短。
2、輸出電壓0~2000V連續可調,適合不同試品的各電壓等級需要。
3、控溫準確,不受環境溫度高低的影響。
4、測量精度高,數據穩定、重復性好。
5、有開機檢測接地電路,不接地線或接地不好給予提示。
6、有短路保護電路,油杯短路或高壓輸出短路。
四、LY6000油介質損耗測試儀技術指標
1、測量范圍:電容:1pF~200pF
介損:0~10%
2、測量精度:
電容:±(0.5%·C+1pF)
介損:±(1%·D+0.00008)
3、分辨率:電容:0.01pF
介損:1×10-5
4、控溫范圍:室溫~100℃
5、控溫精度:±0.5℃
6、輸出電壓:0~2000V連續可調
7、工作電源: AC220V±10% 50HZ
8、使用溫度: 0~40℃
9、相對濕度: 小于等于90% 無結露
10、重 量: 10kg
五、LY6000油介質損耗測試儀系統介紹
1、開 關:為整機電源開啟和關閉的控制。
2、打印機:打印測量數據。
3、電壓表:顯示輸出電壓值。
4、顯示器:顯示測試結果,操作菜單。
5、輝度增:按此鍵增強字符的對比度。
6、輝度減:按此鍵減小字符的對比度。
7、復位鍵:整機初始化,儀器處在準備狀態。
8、確認鍵:按此鍵,儀器自動執行相應菜單功能。
9、光標鍵: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用來選擇菜單、修改數值。
10、電 源:整機電源的輸入口,接AC220V,50HZ電源。
11、儀器的保護接地端。
12、殘油出口:油杯泄漏的廢油從此口流出。
13、高壓輸出:接校驗設備(標準電容)的高壓端。此端口不用時必須封閉,以免高壓傷人!
14、溫度測量:溫度傳感器電纜接口。
15、介損測量:油杯電容的電流信號通過此口進入測量單元。
六、油杯的清洗及使用方法
本儀器的油杯是以IEC-247號出版物為依據,全部符合GB5654、YS-30-1-84標準要求。具有圓柱型、三電極結構,拆洗零部件少,重量輕,高溫下移動方便等特點。
1、技術指標:
①電極間隙 2mm
②*高工作電壓 2KV,50HZ
③空杯電容量 60±2pF
④空杯介損 ≤5×10-5
⑤液體容量 40ml
2、油杯組裝示意圖如下:
1、高壓極(外電極) 2、測量極(內電極) 3、絕緣支柱(高頻瓷)
4、壓緊螺母 5、屏蔽保護極 6、絕緣支柱(高頻瓷)
7、安裝體 8、測量極引出端
3、清洗方法:
測量前,對油杯的清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絕緣油對極微小的污染都有極敏感的反應,因此必須嚴格按照下述方法進行清洗。
㈠全部清洗程序:
⑴松開定位鎖緊螺釘,手持把手將電極芯從外電極內拔出,擰下內電極。
⑵依次用化學純的石油醚(餾程60~90℃)全部清洗所有部件。
⑶用丙酮對所有部件進行漂洗,然后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⑷將所有部件放入5%磷酸三鈉的蒸餾水中煮沸5分鐘,然后用蒸餾水漂洗幾次。
⑸把所有部件放入蒸餾水中煮沸至少1小時。
⑹將所有部件放入溫度控制在105~110℃的烘箱內,烘干時間不少于1小時。
⑺待所有部件涼至不燙手時,用干凈的稠布包住部件組裝電極,切勿用手直接接觸。
⑻電極裝好后,在工頻2KV下,測量空杯介損值應不大于5×10-5 ,否則重新清洗。
㈡一般例行試驗清洗程序:
作絕緣油介損的一般例行試驗時,油杯清洗可以簡化,將㈠中⑷、⑸兩項略去,代之以熱自來水漂洗所有部件,再蒸餾水漂洗幾次,其他項目相同。
㈢試樣清洗電極:
當連續對一批試樣作例行試驗時,若前一次油樣介損大于規定值,則油杯必須按照㈠或㈡的方法清洗后,進行下一個油樣測量。若前一次油樣介損小于規定值,按照下述方法用油樣清洗:
⑴取油樣40ml充入外電極內,插入電極芯并鎖緊,在水平面上作環形動作3次,使油樣沖刷電極表面。
⑵上下顛倒3次,使油樣沖刷電極表面。
⑶將油倒掉,再注油,按上述方法重復2~3次。
在能源消費終端,電能具有效率高、污染少等優勢。源側高比例新能源滲透和終端快速電氣化將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兩大重要抓手。然而,電力生產、輸送、消費具有瞬時性,儲存和運輸難度高于煤、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加之新能源發電不穩定,使得100%的電氣化難以實現。難以實現高比例電氣化的行業主要包括長途重卡運輸、冶金和石化等重工業、航運和航空。目前,這些行業的碳排放量約占用能領域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實現“雙碳”目標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更要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氫能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中可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氫電耦合等方式可推動形成煤油氣、電熱氫等靈活轉換、多元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氫能作為二次能源,在交通領域可減少汽油、柴油消費;作為高品質熱源,在工業領域可減少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消費;作為大規模、長周期、跨季節儲能方式,可提高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大基地電量集中外送;作為清潔化工原料和還原劑,可推動形成“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綠電-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產業鏈,與地方工業、農業發展相融合,促進化工等相關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帶動相關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未來,我國綠色氫能發展可考慮“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發展管道輸氫,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將綠電制氫與當地煤化工、石油煉化、冶金產業結合起來。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