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片欧美精品,深夜爽爽动态图无遮无挡,www俺去也com影院,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聯系人:雍 承(銷售經理)
聯系電話:021-56774665; 021-56653661; 021-56774695; 021-66401707; 13801861238; 13167237888;
傳真號碼:021-56774695
移動電話:13801861238
郵政編號:200072
公司地址:上海市閘北區汶水路8號8號樓
Email:shlydq@163.com
公司網址:http://www.shlydq.com
QQ:71386271
MSN:yc16520@163.com
三項標準電源
密度繼電器校驗儀
無紡熔噴布駐極靜電發生器
JP柜溫升試驗裝置
無線遙測六角圖伏安相位儀
混合產品
變壓器鐵芯接地電流測試儀
100KV高壓試驗變壓器
干式高壓試驗變壓器
串激式高壓試驗變壓器
超高壓試驗變壓器
充氣式高壓試驗變壓器
油浸式高壓試驗變壓器
試驗變壓器
交流高壓試驗變壓器
直流高壓試驗變壓器
交直流高壓試驗變壓器
高壓測試設備
串聯諧振裝置
0.1HZ超低頻耐壓試驗裝置
試驗變壓器
升流器
大電流發生器
三倍頻發生器裝置
試驗變壓器控制箱
試驗變壓器控制臺
高壓分壓器
變壓器鐵芯繞組變形測試儀
直流高壓發生器
高壓發生器
直流發生器
高壓直流發生器
變壓器損耗參數測試儀
超聲波探傷儀
直流高壓發生器
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測系統
SF6氣體測漏儀
高壓驗電器
測試導線,專用測試導線
電工**器具
美國HV公司產品
美國MEGGER產品(AVO)
三相電能表校驗儀
高低壓濾波無功補償裝置
無功補償裝置配件、電力電容
電力測試儀器儀表
直流電阻測試儀
直流高壓發生器
回路電阻測試儀
真空度測試儀
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
繼電保護測試儀
高壓開關機械特性測試儀
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
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微水測量儀
精密露點儀
電纜故障測試儀
數字兆歐表
數字接地電阻測試儀
變壓器有載開關測試儀
變壓器電參數測試儀
介質損耗測試儀
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
變壓器變比組別測試儀
局部放電測試儀
核相儀
高壓驗電器
油介損測試儀
礦用雜散電流測試儀
雷電計數器測試儀
接地導通測試儀
大地電網測試儀
六相繼電保護測試儀
繼電保護測試設備
Y350型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三相)
JBC-03型繼電保護測試儀(單相)
JDS-2000型繼電保護測試儀(雙相)
微機繼電保護校驗儀
繼電保護測試儀
油耐壓測試設備
HCJ-9201型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半自動)
ZIJJ-II型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全自動)
DZJ-系列多功能真空凈油機
油過濾設備,濾油機系列
DZJ-系列多功能真空凈油機
JL- 系列輕型精密過濾機
DTL- 系列透平油專用濾油機
WG型、GLJG型系列過濾機
LHL 系列潤滑油濾油機
SL -16/200 箱式濾油機
FLC 型防爆精細濾油車
DZJ-系列多功能真空凈油機
電器產品設備
加熱管
加熱棒
電熱管
電熱圈
軸承加熱器
云母板
環氧絕緣板
絕緣材料產品
高壓絕緣板
尼龍滑輪
電纜滑觸線
JGH剛體滑觸線和低阻抗滑觸線
HXDL電纜滑線導軌
HXTS(L)碳刷集電滑線導軌
HXPnR-C,HXPnR-M型單級滑線導軌
燕尾槽鋼體滑線
母線槽
燕尾槽鋼體滑線
其他配件
美國進口產品
電容表
數字萬用表
測試導線
專用測試導線
蓄電池專用測試儀器
模具\機械\零配件
慢走絲\線切割\加工
小孔機加工
電火花加工
加熱電器系列/溫度控制儀
管狀電加熱元件
電熱管
電熱棒
電熱圈
高壓開關動特性測試儀
高壓開關機械特性測試儀
高壓開關測試儀
開關動特性測試儀
高壓開關特性測試儀
直流電阻測試儀
變壓器直流電阻測試儀
回路電阻測試儀
接觸電阻測試儀
真空度測試儀
高壓開關真空度測試儀
高壓核相器
互感器綜合特性測試儀
互感器綜合測試儀
互感器測試儀
變壓器電參數測試儀
電參數測試儀
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
氧化鋅避雷器帶電測試儀
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
試油器
絕緣油測試儀
變壓器有載開關測試儀
介質損耗測試儀
介損測試儀
變頻介質損耗測試儀
變頻介損測試儀
高壓無線核相器
高壓無線核相儀
無線核相器
無線核相儀
無線核相器
高壓核相儀
數字兆歐表
高壓數字兆歐表
高壓兆歐表
數字式接地電阻測試儀
接地電阻測試儀
大電流發生器
升流器
串并聯諧振耐壓試驗裝置
串聯諧振裝置
電纜故障測試儀
礦用雜散電流測試儀
雷電計數器校驗儀
數字兆歐表
兆歐表
數字式兆歐表
接地電阻測試儀
數字式接地電阻測試儀
變壓器變比組別測試儀
微水儀
電橋
技術文章
首頁
>>>
技術文章
電能量計量系統接入方案及功能實施
摘 要:文章概要地回顧了電能量計量系統的發展進程,提出了該系統的設計原則,分析了其主要特點以及有關功能的實施。并對各種現有的接入方案進行了歸納和比較,*后,對今后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
;電能量;計量系統;接入方案;功能實施
1 引言
目前國內的電能量計量系統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進入穩定成長階段,網省級電網及主要城市的供電網均已配備電能量計量系統。并有向區、縣供電網發展的趨勢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
電能量計量功能已成為繼SCADA、AGC功能之后電網調度自動化的又一個基本功能,并在電能作為商品走向市場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電力行業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電網的運營和管理正逐步向市場開放,為了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電力交易原則,電能量計量系統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1],為此,科研設計,制造廠商和各級電力公司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開展這方面的開發研究和工程實施工作。
電能量計量系統主要實現電廠上網、下網和聯絡線關口點電能量的計量,分時段存儲、采集和處理,為結算和分析提供基本數據。若為計量計費系統,則還包括對各種費率模型的支持和結算軟件[1]。
上個世紀電能量計量系統的發展進程經歷了兩個階段。**階段(20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能量的采集和統計處理僅作為SCADA/RTU中的一項功能。由于受當時設備的能力限制,其采集精度、數據的可靠性、連續性均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只能作為SCADA系統監視電網運行工況之用,遠未達到電能量計量和計費的要求。
當時電能量數據與常規的遠動采用同一種通信規約,信息由同一臺RTU通過同一通道進行傳輸,由主站系統按“凍結¾讀數¾解凍”的方式統計與處理。由于RTU的數據存貯方式、容量和遠動通信規約都不支持按分鐘/小時定義的采集周期,大容量存貯和大批次的數據傳送,尤其是通道、主站系統或RTU本身發生故障或進行例行檢修還會影響電能量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和連續性。
**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國外知名廠商如L&G、ABB、UTS等先后推出獨立于原SCADA/RTU系統的電能量計量專用系統。國內也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推出了自行研制的電能量計量系統例如PBS-2000、DF-6000等。其特點是采用了獨立的主站系統,專門的電量采集終端或電能量表,采用了專用通道(專線公用電信網、數據通信網等)、專用的通信規約例如IEC60870-5-102,TCP/IP等來進行電能量的采集,計算和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統計考核,以適應電力市場“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的商業化運作的需求[1,2]。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系統的高可靠性、**性、準確性的要求,相關的高新技術例如Trucluster(群集)技術,三層體系結構及DCOM部件,COM+,Internet/Intranet及Web瀏覽器,網絡**技術等相繼得到應用[1-3]。
2 電能量計量系統設計原則
2.1 電能量計量系統應設計成一個獨立完整的系統
鑒于各級電力公司是以電能量作為其計費、考核、獎懲的主要依據,因此必須有一個獨立完整的系統來保證電能量的采集、傳送、處理過程的可靠性、**性、準確性和連續性。
2.2 電能量采集對實時性要求不高,但對同時性要求較高
相對SCADA系統而言,電能量計量系統只是一個準實時系統,凍結周期應滿足分時段計量精度要求,一般設置為5~30min,*短為1min。其傳送周期應滿足結算和統計報表的要求,一般以小時計。
2.3 電能量采集精度要求高
由于電能量是一個累計值,因此即使是微小的誤差日積月累后也會達到難以置信的程度,而對售電和用電雙方來說,此累積值就是經濟上的虧損,因此,計量精度的選擇原則應是容量越大精度越高,大容量的電廠和輸電線宜使用0.2級及以上的精度的電能表計[4]。
2.4 數據源**性原則
(1)關口點的設置要遵循唯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一性原則,不能出現多數據來源的情況。
(2)為確保存儲數據的**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原始數據,對本數據庫的修改須經各方面同意并打上長久性標志。
(3)計費模型**性。對計費系統來說,其計費模型必須嚴格按合同執行,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修改。
2.5 軟件高可靠性原則
除了配置上要求系統各個環節具有高可用率,能獨立運行外,針對系統的特點,軟件設計應考慮以下要求:
(1)**性。采用成熟的應用軟件,實現快速平穩的故障恢復過程,還應采用適當加密防護措施,保證數據和系統的**,防止黑客的攻擊。
(2)連續性。能適應全年365天,每天24h的全續運轉,系統可用率達到99.5%以上。
(3)開放性。應用程序開發平臺應符合IEC-61970標準,平臺包括操作系統,歷史數據庫,進程管理,網絡通信,圖形報表管理等,其應用編程接口均應充分開放,支持第三方應用軟件在系統上的集成。
2.6 計費關口點設置原則
(1)電廠上網電能量應設置計費關口點;
(2)下網電能量應設置計費關口點(用于負荷預測計算和某些考核功能);
(3) 跨省、區電能量應交易設置計費關口點(一般設置在聯絡線的兩側);
(4)過網電能量應設置計費關口點,單獨計算過網費的子網、線路及變電站應設置相應的計費關口點;
(5)直供(或允許直接從市場上購買)用戶(或零售商、配電公司)應設置計費關口點;
(6)按實際需要可設置無功電能量計費關口點。
3 接入方案比較
3.1 與EMS/SCADA的接入方案
(1)統一平臺模式
電能量計量系統與EMS/SCADA系統運行在統一的軟件平臺,網絡、圖形、報表、數據庫等均應兼容統一的接口標準和通信協議、相同的軟件設備和維護管理工具,特別是部分硬件和通道資源可以共享(例如前置系統和通道設備),從而降低投資或運行維護費用。統一接口標準可保證兩個系統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之間的數據一致性,能直接互訪數據而無須中間轉換,既提高了訪問效率,又保證了系統之間的**性。統一平臺模式的電能量計量計費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2)互聯模式
電能量計量系統與已有的EMS/SCADA系統互為獨立系統,可以是不同的軟硬件平臺,相互之間通過網橋或路由器聯結,稱為互聯模型。如圖2所示。
這種模式下各系統相對獨立運行,屬于松散聯結,各自可有自己的軟硬件平臺和通信協議,只是通過網橋或路由器交換信息。
(3)兩種模式的比較
統一平臺模式(例如廣東省網)和互聯模式(例如浙江省網)各有特點,用戶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予以選擇。
如果電能量計量系統的制造廠商與原有的EMS/SCADA或發電側電力市場的供應商是同一廠商或可以相互兼容,且將來維護管理工作是由同一部門(例調度所自動化科)的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人員來承擔,則采用統一平臺模式是合理的選擇。這樣可以實現*大限度的資源共享,降低投資成本和支持維護費用,對維護管理人員較少的用戶尤為適用。
如果電能量計時系統的制造廠商與原EMS/SCADA或發電側電力市場的供應商不是同一廠商,且不能互相兼容,或將來維護管理工作是由兩個不同的部門(例供用電科與自動化科)分別承擔,則采用互聯模式較為合適。這樣有利于劃分專業范圍,有一個較明確的界面分工,有利于維護和管理。這種模式對維護管理人員較充裕的用戶較為適用。
3.2 終端(表計)接入方式
(1)電能表直接接入方式
電能表內置MODEM,經公用電話交換網直接接入主站系統(例如華東電網電能量計量系統),或由RS485/RS232C串口與數據網絡連接,將信息接入主站系統(例如西北電網電能量計量系統),如圖3所示。
(2)計量終端接入方式
電能表以脈沖或經RS-485/RS-232接入計量終端,計量終端經MODEM或網絡接入設備通過公用電話網或數據網接入主站系統(例如江蘇省網電能量計量系統),如圖4所示。
(3)終端服務器接入方式
電能表經終端服務器,通過數據網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及路由器接入主站系統(例如上海市網電能量計量系統),如圖5所示。
(4)混合接入方式
以上三種接入方式的混合方式為混合接入方式(例如福建與華東聯網工程)。
(5)終端接入方式的比較
用戶究竟采用何種方式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種方式目前應用較為廣泛。它的關鍵設備是計量終端,計量終端不同于一般的RTU,而是為滿足計量系統的特殊要求而專門設計的電能量采集、處理、遠傳裝置,可按多個時段對數據進行分時累計和存儲,數據傳輸應有可靠的保護措施,并具有可移動的數據存儲卡。隨著技術的發展,某些計量終端已具有電話撥號和數據網絡通信的功能。**種方式適合于關口點數量較多,且要求多主站、多規約通信的廠站。
**種方式比較適合于關口點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數量較少的廠站。它的特點是節省投資,且主站可對電能表進行遠程維護,缺點是累計存儲時間比**種方式要短,如有直接通過數據網通信的要求,則可供選擇的電能表的品種較少。關口點數量較多的廠站,可通過線路共享器與主站通信,以節省有限的通信資源。
第三種方式主要適用于通信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方式較為單一的廠站(如網絡通信),終端服務器本身不具備存儲功能,優點是產品通用性強。
第四種方式適用于需要與多主站、多規約、多方式通信的廠站,一般較少采用,在一些大區電網互聯的工程中或同一廠站內有多種電壓的關口點時可考慮采用。
4 主要特點和功能實施
電能量計量系統與傳統的SCADA系統有其相似之處,例如均由主站系統、廠站終端、通信系統等部分組成。更有其自身的特點諸如分時電能計量、線損、網損計算、計費與考核、旁路代功能、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等[2,4]。
(1)電能量計量系統的主要特點
1)分時電能計量
由于電能在不同時段的電價不同,因此電能表或計量終端應支持電能量分時段累計、存儲的功能,其他分周期通常為5~30min可調,*小1min,與調度計劃下發周期或交易時段相對應。
2)數據采集
為保證電量讀取的同時性,系統須與電能表或計量終端定時同步,即具備與GPS時鐘對時的功能。時鐘設置誤差小于1s/日。
系統應支持自動重發功能,在通道中斷時能保存數據,當通信恢復后,系統能以自動或召喚方式獲取丟失的數據,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3)數據處理
萬一發生數據丟失或數據無效時,允許用戶以人工輸入方式進行數據替代,可以單值也可批量輸入。輸入替代值后,原始值在歷史數據庫中的位置不會改變,替代值僅作為原始值的派生數據,在數據庫中替代值會打上一個不可擦除的標志,但可參與統計與分析。
鑒于電能量計量系統的數據處理結果涉及到費用結算,故要求系統應支持主校表數據互校和處理功能。
4)數據管理和信息服務
電能量計量系統與廣大用戶關系密切,直接面向各類用戶,應支持基于WEB瀏覽技術的客戶在網上查詢業務。
其WEB服務器系統應支持**隔離,建立數據從系統傳送到WEB服務器的機制;提供數據庫**性管理。用戶在訪問系統的數據庫之前,必須先訪問提供數據庫接口的頁面,以確定用戶對該數據庫訪問的權限。對不同權限的用戶,提供相對應的數據頁面、圖形等查詢范圍。
5)計費和考核
電能量計量系統的數據處理結果是計算電費的基礎,因此系統還應支持有關計費的處理功能,例如系統應提供對各種計費規則、費率模型的建立和管理維護手段。提供靈活、方便的費率及其結構的定義和處理手段并具有較強的報表處理和綜合運算處理能力。并能自動生成相應的報表和圖形以提供方便直觀的查詢和顯示。
(2)旁路代功能實施
旁路代問題不僅在電能量計量系統中存在,而且在SCADA/EMS系統中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對前者的影響更為突出。電網運行設備定期檢修,故障處理或運行方式改變時,經常會遇到用旁路開關或備用開關替代某路開關送電的情況。從而造成電量統計上的困難。
目前解決旁路代問題有以下四種方案。
1)*常用的還是依靠人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工設置方式來解決由于旁路代而引起的電量改變問題。
2)通過與SCADA系統的互聯將SCADA系統采集到的相關遙信開關位置信息輸入電能量計量系統,由后者進行邏輯判斷或由SCADA系統將已判斷好的旁路代結果傳給后者,由后者綜合上述信息進行電量旁路代的計算和統計。
3)由電能表(或計量終端)采集相關開關信息輸入電能量計量系統,由該系統綜合相關信息作出相應邏輯判斷,進行電量旁路代的計算和統計。
4)根據線路切換過程必然引起相關氧化鋅避雷器測試儀線路的電量變化的原理,通過對相關線路切換過程中電量變化的定性判斷和定量比較來實現旁路代時的電量計算和統計。為此需預先生成一張參加旁路代的出線開關的軟件列表,然后在旁路代切換過程中逐次掃描各相關出線的電量變化,經必要的邏輯運算和計算,從而作出相應的判別[5]。
方案1)是*基本*原始的方法,不屬于自動化的范疇,主要靠人工干預。
方案2)需要開發與SDADA系統的接口通信軟件,從而增加了軟件工作量。
方案3)需要增加電纜和開關的位置接點,從而增加了軟件及現場施工工作量。若出現遙信誤判斷將造成旁路代的誤判斷。
方案4)是較先進的方法,原理上可行,是發展方向,但是具體實施還存在準確度的問題,一旦準確度不夠也會造成誤判斷。
5 結論和建議
(1)從目前國內用戶的使用情況來看,大部分都是先有EMS/SCADA系統,再上電能量計量計費系統,因此建議采用互聯模式,有利于專業劃分,界面較明確,也便于維護和管理。對新設計的系統或電能量計量系統與原有的EMS/SCADA是由同一制造廠商提供或用戶可互相兼容,則建議采用統一平臺模式,以便*大限度地達到資源共享,降低成本和運行維護費用。特別適用于由同一部門的人員來維護管理這兩套系統的場合。
(2)由于脈沖電度表和電量計費累計終端本身的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會由于輸出脈沖畸變和現場電磁干擾造成計量誤差,難以滿足電力市場對計量系統的要求,今后發展方向應是智能化多功能電能表的分布式直接數字傳送模式。對重要關口點應按主、校表方式配置。
(3)數據傳輸網絡化,根據電能量計量系統的數據傳輸具有即時而非實時、高速大容量的特點,采用正在快速發展的公用/企業數據通信網絡,較之使用專線信道和電話網,可以提高傳輸效率和降低運行費用。同時可方便地實現多主站的數據共享。
(4)通信規約標準化。國際電工委員會已制定了IEC870-5-102電力系統傳輸電能量計量配套標準,為各種智能化電能表和遠方電能量處理終端采用國際標準的通信規約接入主站系統創造了條件。
(5)電能量計費的結算自動化是電力市場技術支撐系統之一,它能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務,通過企業財務與銀行網絡聯網,可加快電費的回收和資金周轉。
綜上所述,電能量計量系統正步入穩定增長、成熟發展階段,今后的發展方向應是在現有的成熟產品的基礎上向**和低端延伸,形成系列產品。建議研制開發時將應用與平臺分開,形成適應各種軟、硬件平臺的真正跨平臺系統,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不同價位需求。
2007中國電力企業信息化主管(CIO)峰會
點擊直達中國電力社區
上一篇:
熱工車間直流220V核相儀電源接地查找步驟
下一篇:
同步發電機再同步的模糊控制器研究
Copyright@ 2003-2025
上海來揚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1-56774665; 021-56653661; 021-56774695; 021-66401707; 13801861238; 13167237888; 傳真號碼:021-56774695;移動電話:13801861238;公司地址:上海市閘北區汶水路8號8號樓;Email:shlydq@163.com;郵編:200072;公司網址:http://www.shlydq.com ;QQ:71386271
滬ICP備09077764號-17